正月十五“上元节”,讲究:1不去,2不做,3不上,4要吃,切记
正月十五上元节,与中元节(农历七月十五)和下元节(农历十月十五)合称为“三元节”。上元节起源于古代对天、地、水的自然崇拜和祭祀,相传是天官大帝的诞辰,天官大帝负责赐福,也是祈求福气的日子。
正月十五当天,不同地区也有很多习俗和禁忌,而本篇内容要说的“1不去,2不做,3不上, 4要吃”,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,大家可以了解一下,切记别犯了禁忌。
北方部分地区有“正月十五踩阴地,一年病缠身”的说法,古人认为无人祭祀的孤坟是“阴魂滞留”之所,元宵节恰逢祭祖之日,游魂可能在此徘徊,靠近易被“冲撞”。
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被视为“阴宅”,也不建议去,尤其夜晚更显阴森,与正月十五节日的喜庆氛围相悖。
正月十五是吉祥的日子,大家都希望平安、顺利。因此,会去阳气充足、人气旺盛的地方活动,比如公园、商场等,以祈求更好的运势和福气。
按照传统民俗的说法,钱财象征着财运亨通。正月十五是新春财气积聚的关键节点,守住钱包就是守住未来红红火火的日子。
如果向外借钱,相当于将自家新一年的财路拱手相让,有散财之嫌,被认为是不吉利的。
“借” 字在汉语中与 “减” 谐音,正月十五是团圆日子,保持财物的完整意义重大,如果借钱了,意味着财富会减少,有财气流失的寓意,可能导致一年的财运不佳。
根据传统文化的说法,水有着独特的意义。从五行学说来讲,水为生命之源,又与财富紧密相连,所谓“水为财”。
正月十五还处于春节的氛围,家中的财气、福气汇聚,如果洗衣的话,可能会惊扰甚至冲走祥瑞之气。
从实际生活中来说,以前古代农耕社会,水源珍贵,人们洗衣物会选择在河边。正月十五正值冬末春初,水中寒气犹重,此时洗衣易受寒湿侵体,对健康不利。
这里说的“不上”,指的是不上菜,正月十五是团圆日子,家人或朋友会聚餐,而聚餐时,有些菜不建议点。
“梅菜” 与 “没财” 谐音,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人们希望在这一天讨个好彩头,期盼新的一年财源广进、生活富足。吃梅菜扣肉可能会被认为有 “没财” 的不好寓意。
还有一种解释, “梅” 与 “霉” 谐音,有 “倒霉”“发霉” 等不吉利的暗示。在正月十五团圆圆、美好的节日里,人们不想让 “霉” 气沾染,所以忌讳吃梅菜扣肉。
上述已经提到,正月十五是上元节,祈福纳财的日子,在这一天希望福气、财运不外漏。而莲藕由于都是孔洞,有“漏福”和“漏财”的寓意,因此不适合在正月十五这天食用。
另外,莲藕虽然是连接在一起的,但有很多孔眼,也象征着关系中有缝隙。在这一天吃莲藕,有情感 “连而不断” 却有缝隙,不够圆满、长久的说法,寓意不太好。
在古时有“打狗散场伙”的说法,意思是吃了狗肉就代表散伙,这里的散伙指的是各奔东西,以后不一定再见面。
而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,吃了元宵节的饭菜后,家里人或亲戚朋友虽然可能会外出打工,但节日时还会回来,只是暂时的分开。因此,为了避免这种不吉利的寓意,这一天不要吃狗肉。
据史料记载,宋代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,最早叫 “浮元子”,后称 “元宵”。到了明代,“元宵” 的名字普遍流行。
元宵或汤圆的外形圆润,象征着家庭和睦、团团圆圆。在正月十五这天,家家户户都会煮元宵或汤圆来庆祝,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,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,天上明月,碗里汤圆,寓意着家家户户团圆吉利。
圆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圆满、完整,有吉祥之意,意味着生活万事如意,家庭和谐美满,事业顺利。
正月十五这天,北方不少地区也有吃饺子的习俗。饺子的形状类似于元宝,寓意着财富和好运。在元宵节,吃饺子也是人们对家庭和睦、生活美满的期望。
在一些地方,受 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圆” 说法的影响,存在正月十五先贺岁、正月十六再吃元宵的习俗,所以正月十五就选择吃饺子来贺岁,作为春节团圆氛围的延续,也为新年收尾,之后正式开启新一年的生活与工作。
年糕的 “糕” 与 “高” 谐音,有 “年年高升”“步步高升” 的寓意。正月十五吃年糕,寓意着新的一年里日子能像年糕一样,一年比一年高,步步高升。
年糕也具有韧性和黏性,也寓意着家庭亲密无间、美满幸福。正月十五是家庭团圆的时刻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糕,不仅能品尝到美食,还能让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。
在南方的一些地区,民间有 “上灯元宵,落灯面,吃了以后望明年” 的说法。部分地区正月十三上灯,正月十五是灯节的重要日子,到正月十八落灯,在赏完花灯后吃面条,意味着对节日欢乐氛围的延续,也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许。
另外,正月十五吃面条还寓意着喜庆不断、福寿绵长。面条细长的形状,象征着生活顺顺利利,日子越过越好。
综合上述内容,正月十五元宵节,也是上元节,不少地区流传着很多的习俗和禁忌,该做什么事?不该做什么事?该吃什么?不该吃什么?都有一定的讲究,大家可以了解传统文化。
今天就是正月十五了,问问大家,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习俗或禁忌呢?
来源:农民的小帮手
wm完美真人声明:本条信息仅供学习交流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权请联系删除。